学车时候教练态度不好,一方面是他们平时教学的工作强度大,容易急躁。
其次,有时严厉一点,可以树立威严,还能帮学员加深印象。
当然,也有一些过分的教练,教不好、素质又差,遇见这样的情况,大家也不可以惯着,直接申请换教练,并且投诉加举报。
为何教练的态度会不好
每一个在驾校练过车子的朋友,可能都听过类似的教练说的话:“打转向灯左右不分的吗?需不需要回家喝点核桃粉?手和脚是刚刚长出来的?还没用习惯?”
「哦呦」语气态度不太好,一听到就是:“「啊」头疼头疼,我真的是不想去练车了。”
事实上,有几个方面缘由可以讲解如此的现象。
教练的工作重压大
第一,教练这份工作的强度和重压,是比大家想象中要大一点的。
过重的工作负担让劳动者表现出各种生理和心理症状。譬如说:情绪暴躁就是其中的一种了。
论劳动时间,教练天天工作时间常常是10多个小时的,即使学员不多,大部分学员也非常忙。
一般都是抽空学车,练车的时间约到早上6点或者晚上10点,更不是稀奇的。
再来,教练工作又是室外工作,“风里雨里、驾校等你”、“夏季一身黑,冬季一脸霜”,都是教练的真实工作状况。
在这种重压下,教练相比常人更容易表现出急躁的情绪。
就好比:气球气打得太满了,碰一下就容易炸,对吧?更不是说别人本来是如此,这个职位是如此。
为了树立强势的个人身份地位
第2个,驾校教练在教学的时候,对学员态度差、训斥学员,是为了在心理上树立强势的身份地位,以前我不是这么感觉的。
在驾校练习语境当中,教练对学员的侮辱、威胁、消极表达,这类是可以建构学员的负面语用身份、凸显教练的强势个人身份,来达到训诫学员的目的。
就好比:大家小的时候淘气、不认真学习,父亲、母亲、老师就会骂大家:“学习都学不好,将来长大就要去捡垃圾。”
当然了,目前捡垃圾的收入大概比老师高。
大家就大概由于这类话就会变得不自信,乖乖地去听他们的话。
帮学员把犯的错误加深印象
第3个,就是有的教练态度不好,也大概是带引号的所谓的“善意的骂”。目的是引起学员的看重,纠正开车时的一些要紧的错误。
情绪对信息认知的加工有重大影响,涉及到感知、记忆等等,相对于中性刺激,负性刺激会加大认知。
说人话就是:批评是更容易长记性的。
批评能使人把意识转向自己,从而渐渐形成自我检讨的习惯,就好比是:“忠言逆耳利于行”、“严师出高徒”。
在路上开车,关乎的是自己和别人的生命安全,教练在教学的时候对学员严厉一点,帮助学员纠正在开车上犯的那些错误,而且加深了印象。
将来开车不犯,就大概防止了不少潜在的危险。
适度的批评,反正是可以从侧面来反映出教练还是比较有责任心的。
有哪些方法科学反制态度恶劣的教练
不是所有教练都是如此的,有的就是不好,素质低下,甚至上升到人身攻击的这种教练,也是有些。
大家这里也推荐2种方法,来维护大家我们的利益和尊严。
向驾校投诉,更换教练
第1个,教练态度、言语过激,大家是有权向驾校投诉或者提出:“直接给我换人。”
大家到学驾照报名,换个角度说:大家可是付了钱的,是来享受教学服务的,对不对?
它列举了驾校对教练员的管理和考核的有关规章规范,当中投诉问题是纳入教练员的薪资绩效考核的,而且占有10%的网站权重。
假如教练由于投诉被扣满10分,还有2个月不参与评比的惩罚。
另外,驾校规定:因学员投诉给驾校带来经济和名誉损失的教练,年度考核等级是可以直接定为“不称职”的。
也就是说,投诉跟薪水是直接挂钩的,真实客观的投诉能对教练的恶劣态度进行威慑的。
同为“打工人”,最怕的不就是老板扣我们的工钱嘛,对不对?
打热线电话投诉举报
第2个,假如投诉仍然解决不了问题,这个驾校的校长和这个教练,他说是亲戚,是吧?大家还是有杀手锏的,有关部门是有监管的。
部分教练员除去教学态度相当不好、骂人成风以外,甚至存在“吃拿卡要”、需要贿赂的行为。
“你明天需不需要考一下?”“你明天考不过的。”就这种感觉。
假如教练员做出如此的行为,而且还毫无顾忌的话,显然是驾校的管理已经出现了问题。
大家这时可以拨打交通运输部开通的服务监督电话“12328”;或者说是政府服务热线“12345”。
或者是市级的交通运输部门的电话,都是可以直接投诉驾校本身。
假如还涉及到退费问题的话,也可以试着联系“12315”。
但应该注意,口说无凭,有了投诉途径,也得提供确凿的证据,不然的话,你去坑其他人,其他人也是冤枉得要命如何解决。
所以说,投诉前是固定好证据,手机拍下来的视频、录下来的录音,这类都是可以的。
遇见素质差的教练,直接投诉举报
总得来讲,有的教练员对学员态度不好,可能是“恨铁不成钢”,有责任心,只不过心急,倒不是说本性坏,彼此可以相互理解一下。
而对于那些能力也非常差,素质极其糟糕的教练,也不要太客气,就在那边忍着,直接投诉举报。
点击驾校报名